定西一中女排六连冠续写传奇 男排获亚军尽显风采******
扫描二维码,关注掌上定西视频号
新定西讯8月5日,记者从甘肃省第六届中学生运动会获悉,在排球赛事中,定西市第一中学男女排球队再度展现强劲实力:女排一路过关斩将斩获冠军,实现赛事六连冠;男排虽在决赛中憾负厅直属队,仍以亚军成绩收官,延续了学校排球项目的辉煌传统。
作为国家级排球特色传统校和省排球后备人才训练基地,定西一中女排自2010年以来已斩获21个省级冠军,此次成功卫冕更将连胜纪录刷新为六连冠。这份荣耀背后,是团队对压力的逆势突破。
女排主教练张艳燕感慨道:“前五届五连冠的成绩让我们背负着不小压力,加上西北训练环境的局限——没有室内训练馆,姑娘们只能在露天场地顶风冒雨打磨技术。但正是这份对排球的热爱和守护荣誉的决心,让大家把压力化成了动力。”
赛事中,女排的统治力贯穿全程:小组赛3:0连胜天水队、金昌队、嘉峪关队、庆阳队;交叉赛3:0再胜金昌队挺进四强;半决赛3:0击败酒泉队锁定决赛资格;最终在冠亚决赛中以3:1战胜兰州队,成功卫冕。
队长张弘深有感触:“每一次扣杀、救球都凝聚团队汗水,队友的呐喊是力量源泉,为共同目标拼搏的激情是最大收获。”
张艳燕教练也坚信:“付出终有收获,每一场比赛都是成长的契机,我们会带着经验继续进步。”
另一边,作为甘肃省高中排球传统强队,定西一中男排自2010年首夺省中运会冠军以来,已累计15次斩获省级比赛冠军。此次赛事中,男排以“敢打敢拼、团结协作、每球必争”的作风一路晋级:第一阶段3:0横扫酒泉队、临夏州队、甘南州队;第二阶段力克平凉队(3:1)、完胜兰州队(3:0),强势闯入决赛。尽管决赛中以0:3憾负厅直属队,仍以亚军成绩展现了顽强斗志。
男排主教练张小军介绍,球队的稳定发挥源于科学备战:“常年坚持系统训练,赛前通过三阶段递进式训练强化体能、技术与心理素质,重点打磨‘一攻’体系和接发球,再通过分组模拟对抗提升临场应变。”
队长张朝杰补充道:“队员们用训练笔记复盘不足,还通过排球公众号学习战术,‘自律+智慧’让我们更有底气。”
作为“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校”,定西一中以“尚多元,成其美”为办学理念,在“全面发展,学有特长”的目标下,让排球成为特色发展的亮眼名片。学校体育教研组13名教师中,国家级裁判与省级骨干教师为球队提供专业支撑。截至目前,校男女排累计斩获35个省级冠军,其中女排培养出100多名国家一、二级运动员,向天津女排青年队及多所高校输送80余名高水平运动员,用拼搏诠释了“守真至善,博学致远”的校训精神。
此次赛事中,定西一中男女排用成绩续写荣耀。未来,他们将带着“每球必争”的信念与“自律+智慧”的底色,在排球赛场上继续挥洒汗水,让这份属于青春与热爱的传奇持续闪耀。(文中所用照片均由市教育局提供)
来源:定西融媒
编 辑整理:掌上定西
【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】
掌上定西
本地新媒体
掌上定西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
合作·掌上定西·发展
zslx0932
❤合作请致电:19119681215
❤征稿邮箱:50169220@qq.com
❤掌柜微信号:19119681215,欢迎骚扰
人心脏看什么都脏!吴艳妮刚夺冠,就被运动短裤戳穿“恶俗趣味”******
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,结合独立思考撰写的原创内容,文中引用文献来源及截图,请悉知。
前言
竞技体育向来充满挑战,然而谁又能预料到成名之后会遭遇如此多的非议。原本纯粹的运动舞台,如今却频频被场外因素干扰,这恰好印证了“人红是非多”这句话。
吴艳妮
就在全锦赛刚刚落幕之际,吴艳妮刚刚摘得金牌,舆论场却迅速分裂,各种声音纷至沓来,而关于运动短裤的讨论更是揭开了体育圈内潜藏的偏见。
也让我们看清了一个现实:心若不净,眼中所见皆是污浊。一件再平常不过的竞技装备,竟被某些人解读为“道德问题”的象征。
那么,吴艳妮夺冠后到底发生了什么?这条运动短裤又为何引发如此大的争议?
吴艳妮
紧身裤风波
吴艳妮身穿黑色三角紧身裤早已不是第一次引发讨论,早在三月份的全国田径锦标赛中,这套装备就曾将她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。
一部分人认为这是专业运动员为了提升表现所做出的合理选择,而另一部分人则搬出“不雅观”“不合适”等老套说辞,甚至将亚军选手宽松的短裤作为所谓的“正面教材”。
网友评论
专业运动员的装备选择从来不是随心所欲的,这种窄边设计能够有效降低20%以上的风阻,而特殊材质则有助于减少皮肤摩擦。在争分夺秒的跨栏比赛中,0.01秒的差距就可能决定冠军归属。
令人啼笑皆非的是,同样的服装出现在男子短跑项目中却无人质疑,而一旦穿在女性运动员身上,就变成了“审美问题”。
一些人嘴上高喊“体育精神”,眼睛却紧盯着运动员的穿着,这种选择性关注,堪称网络时代的荒诞行为艺术。
网友评论
面对如潮水般的质疑,吴艳妮选择了最直接的方式回应——用成绩说话。
在年初的南京室内世锦赛上,她两次刷新全国纪录,虽然最终以微弱差距无缘决赛,但她的世界排名已超越日本名将田中佑美,成功登顶亚洲第一。
这份耀眼成绩的背后,是近乎苛刻的训练节奏,是不断减重的痛苦,甚至包括剪去长发,以更清爽的短发造型迎接比赛。
网友评论
她在采访中坦言,一旦踏上赛道,她只相信实力,并强调每个人都有追求美的自由。
即使她已斩获多项荣誉,外界的批评却从未停止。她在成都音乐节穿着牛仔短裤被指“大腿不够纤细”,在赛场化妆被讽刺“摘下首饰能快0.15秒”。
仿佛在这些人眼中,女运动员的首要任务不是比赛,而是满足他们对“运动员形象”的刻板期待。
吴艳妮
当人们讨论男运动员的力量与爆发力时,却只盯着女运动员的“腿围”,这种双重标准,堪称体育界最具讽刺性的“选择性失明”。
而这次全锦赛发生的事情更是将吴艳妮推向风口浪尖,舆论热度持续上升,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冠军的胸怀。
吴艳妮
冠军的谦卑
8月4日的全锦赛100米栏决赛是在雨中进行的一场较量,刘景扬在倒数第三栏意外摔倒,林雨薇带伤完成比赛。
吴艳妮冲过终点后并未庆祝,而是第一时间向观众鞠躬致谢。
颁奖台上,她咬住金牌,神情凝重,面对采访她坦言,13秒15的成绩虽然让她夺冠,但她并不开心,因为比赛强度太低。
吴艳妮
她甚至公开表示,如果刘景扬没有失误,这场比赛的冠军理应属于对方。
这种清醒的自我认知,正是顶尖运动员最可贵的品质之一。她追求的不是侥幸取胜,而是在高强度对抗中突破自我极限。
吴艳妮
舆论总是在意想不到的方向发酵,有人质疑说如果刘景扬没摔倒,吴艳妮根本拿不到金牌,仿佛她只是“捡漏”成功。
更有甚者声称她现在心思根本不在训练上,每次比赛妆容都不一样,仿佛她的任务不是跨栏,而是走秀。
吴艳妮
这些网络言论直接否定了一个优秀运动员的努力,但也有不少网友站出来为她发声。
如果没有吴艳妮,跨栏这个项目很难引起如此大的关注,上一个引发全民热议的跨栏选手,还是刘翔。
网友评论
本赛季她原本的目标是刷新全国纪录,但伤病却成为最大阻碍。5月长三角钻石赛她带伤跑出12秒96,亚锦赛以13秒07摘得铜牌。
而一些人却热衷于对她穿着指指点点,忽视她在赛场上展现出的竞技精神,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,实在令人无语。
在这些争议中,另一个名字也频繁被提及,那就是夏思凝。
网友评论
被审判的女性身体
有网友推测,如今攻击吴艳妮的人,很可能就是当年批评夏思凝的那批人,仿佛他们有资格对别人评头论足。
事实上,吴艳妮的遭遇并非孤例,夏思凝曾因“短裤太短”遭受网络暴力,郑钦文因穿瑜伽裤训练被批“不体面”。
更令人费解的是流量至上的扭曲逻辑,某平台数据显示,吴艳妮相关话题播放量高达数亿次,其中“穿搭”和“妆容”成为主要讨论点。
吴艳妮
商家嗅到热度推出“同款战袍”,粉丝热衷于打榜刷数据,甚至有人喊出“看跨栏不如看脸”的荒谬口号。
当体育新闻变成“时尚点评”,人们真正关注的是竞技水平,还是满足自己的道德优越感?
吴艳妮
13秒15的成绩放在过去五年全国锦标赛中足以排进前三,横向对比同期日本选手,能领先冠军0.3秒,即便放在奥运赛场,也具备晋级半决赛的实力。
但这些数据在“紧身裤争议”面前却显得微不足道。颁奖台上,没人知道吴艳妮咬住金牌时内心在想些什么。
吴艳妮
这个从四川小城走出的女孩,经历过抢跑风波,承受过网络暴力,却始终坚守对竞技的热爱。
正如她所说:“必须经历别人无法承受的,才能站在别人无法企及的位置。”
当流量如聚光灯般聚焦于一人,体育精神正在阴影中艰难喘息。真正的胜利,永远属于那些在偏见中依然敢于跨越栏架的人。
吴艳妮
结语
吴艳妮的经历也提醒我们:不要轻易用自己的标准去评判任何一位运动员,躲在屏幕后的人算不上真正的评论者。
而她的个性表达,正是对自我信念的坚持。吴艳妮的“坚持自我”与奖牌荣誉,用实力向我们证明:自信不是狂妄,而是源自实力的底气。
吴艳妮
希望网络环境能给予运动员更多包容,他们承受的训练强度是我们难以想象的,也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每一位运动员。
我们期待所有运动员都能在赛场上展现风采,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迎接每一次胜利。面对吴艳妮此次引发的争议,你又持怎样的观点?
信息来源:吴艳妮 2025-08-05 从2015年至今,在一起比赛十年了很高兴现在还能在赛场上一较高低不同的性格
信息来源:咪咕体育 2025-08-05 恭喜吴艳妮13秒15夺得全锦赛100米栏冠军,成功卫冕!
信息来源:潮新闻 2025-08-05 13秒15,吴艳妮全锦赛100米栏夺金,成功卫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