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

胡金秋18+8威尔斯26分 广厦送江苏十连败

(图1)

WTT横滨冠军赛 王艺迪逆转德国名将 王楚钦“内战”胜出******

8月7日,WTT横滨冠军赛在日本横滨文化体育馆打响。女单首轮比赛中,赛会五号种子王艺迪在先丢两局的情况下连扳三局,总比分3比2逆转德国选手温特,晋级16强。


冠军系列赛是WTT推出的顶级单打赛事,单站奖金总额为50万美元,冠军将收获4万美元的奖金以及1000点世界排名积分。比赛前期每场采取5局3胜制,1/4决赛开始7局4胜制。国乒女单由孙颖莎、王曼昱、陈幸同、王艺迪、蒯曼、石洵瑶和陈熠7名选手携手出战。男单方面,中国队共派5名队员出战,分别是林诗栋、王楚钦、向鹏、陈垣宇和薛飞。

根据签表,王艺迪、王曼昱和陈熠都在4/4区,王艺迪首战对垒德国球员温特。已经过了而立之年温特世界排名第40位,无论是技术状态还是体能储备都已明显下滑,因此这场对决从纸面实力来看悬念不大。不过温特大赛经验丰富、关键时刻韧劲十足,以11比4、11比5连赢两局。但好在被逼入绝境的王艺迪顶住压力,稳扎稳打,以11比4、11比6还以颜色,追平了比分。决胜局,王艺迪一度8比10落后,她挽救了赛点连得4分艰难逆转。

王艺迪赛后表示,一上来被打得有点懵,对旋转处理得不是很好,刚开始自己总往后躲,有点慌。第三局逐渐适应后,在场上更坚定了,教练让自己往前站一些,找回了节奏。“还是自己上来的准备不是特别细,和自己想的有一些差距,最后能赢下来还是因为坚持。”王艺迪说。

另外一场女单1/16决赛,国乒选手蒯曼3比1(11比6、11比8、8比11、11比6)战胜韩国选手金娜英晋级。蒯曼赛后表示:“赛前做了充分的准备,和对手也比较熟悉了,第一场赢了比较兴奋,但球台和球还需要适应。”

男单方面,王楚钦首战与19岁小将陈垣宇进行一场“内战”。此役,王楚钦展现出绝佳的竞技状态,以3比0(11比4、11比7、11比5)获胜,成功晋级16强。赛后王楚钦表示:“和陈垣宇没在正式比赛中打过,所以彼此不是很熟悉。陈垣宇也是一名非常有特点的运动员,他的打法很犀利,而且头脑很聪明,打球的感觉非常好。今天并不是我打得有多好,主要还是他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水平。我也是抓住了一些他犯的错误,把握住了一些制造胜分。”



此外,替补参赛的薛飞迎战世界排名第15位的瑞典名将卡尔伯格,经过5局苦战,薛飞2比3不敌对手,遗憾止步首轮。

文/北京青年报记者 周学帅

编辑/王帆

胯部与腰部发力精准区分,近台远台都无敌******

在乒乓球的激烈对抗中,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可能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。而谈及发力技巧,胯部与腰部的运用无疑是重中之重。

今天,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,在打乒乓球时,如何精准区分胯部发力与腰部发力,并学会灵活运用顶胯与转腰,让你的动作更加干净利落,球技更上一层楼。



一、顶胯:右边带动,左边辅助

首先,我们来聊聊顶胯。顶胯,顾名思义,主要是依靠我们身体右侧的胯部进行发力。在乒乓球的近台对抗中,顶胯技巧显得尤为重要。当你看到来球的第一瞬间,不要急于拉手,而是要让你的胯部先动起来。

你的右侧胯部像是一个强大的发动机,它带动着你的身体向球的方向前进,同时产生击球所需的力量。



在这个过程中,你的左侧身体则起到了辅助的作用。它跟随右侧胯部的动作,保持身体的平衡与稳定,确保击球动作的流畅与准确。顶胯时,你的腰部虽然也会有一定的转动,但主要是以右侧胯部的运动为主,形成一个以右为核心的发力体系。

二、转腰:左右联动,整体发力

与顶胯不同,转腰则是一种更加全面的发力方式。它不仅仅局限于身体的一侧,而是需要左右两侧共同配合,形成一个整体的发力体系。在乒乓球的中远台对抗中,转腰技巧显得尤为重要。



当你站在中远台准备击球时,你需要更加充分地调动起全身的力量。这时,你的腰部就像是一个旋转的轴心,它带动着你的上半身进行大幅度的转动。在这个过程中,你的左侧和右侧身体都会参与到发力中来,形成一个强大的合力。

转腰时,你的胯部也会有一定的运动,但它是作为腰部转动的一部分而存在的。你的腰部整体像是一个圆环,在击球时完成一整圈的转动。这种发力方式不仅力量更大,而且能够让你在击球时保持更加稳定的身体姿态。



三、顶胯与转腰的灵活运用

在乒乓球的实战中,顶胯与转腰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技巧。它们需要根据比赛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运用。在近台对抗中,由于距离较短,你需要更加迅速、直接地发力,这时顶胯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。它能够帮助你快速调整身体姿态,产生足够的击球力量。

而在中远台对抗中,由于距离较远,你需要更加充分地调动起全身的力量来击球。这时,转腰技巧就成为了你的得力助手。它能够帮助你产生更大的击球力量,同时保持身体的稳定与平衡。



当然,在实战中,顶胯与转腰并不是完全独立的。它们往往会在同一个击球动作中交替出现,形成一个流畅的发力链条。你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与实践,逐渐掌握这种发力的节奏感与协调性。

相关新闻

RELATED NEW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