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了8年之痒,国羽锁定世锦赛男单1号种子,石宇奇加油!******
2025年世界羽毛球锦标赛将于8月25日至31日在法国巴黎上演,抽签仪式定在8月13日举行,种子选手名单将根据本周世界排名榜确定,这意味着男单1号种子被中国选手石宇奇锁定。值得一提的是,这是国羽男单2017年以来首次摘取世锦赛1号种子签位,赛场上男单国手能否夺回丢失8年之久的制高点?
2006年至2015年,国羽男单在世锦赛创造了惊人的八连冠。
2006年至2009年,林丹连续夺得三届世锦赛冠军。2010年世锦赛,林丹在1/4决赛不敌韩国选手朴成奂,未能实现四连冠,幸亏陈金挺身而出,助力国羽男单实现四连冠。2011年、2013年两届世锦赛,林丹重拾神勇连夺两冠,从而 创造了五夺世锦赛冠军的辉煌。2012年伦敦奥运会林丹蝉联男单桂冠后,长时间远离赛场,世界排名不可避免地一跌再跌,后来是以外卡球员身份征战世锦赛,最终林丹再演奇迹成功夺冠。2014年、2015年两届世锦赛,均是谌龙笑到最后。2017年世锦赛,谌龙、林丹分别在半决赛、决赛不敌丹麦好手安赛龙,国羽男单世锦赛夺金纪录最终停在八连冠高度。
2017年以来,国羽男单多次向世锦赛金牌发起冲击,无奈实力不足连续遇挫。2018年世锦赛,国羽男单距离冠军仅一步之遥,当时第2次参加世锦赛的22岁小将石宇奇冲进决赛,在与日本好手桃田贤斗的决战中,他最终不敌实力更胜一筹的对手。此后几届世锦赛,国羽男单均未能冲击决赛,战绩最好的一届是2022年世锦赛,当时赵俊鹏获得季军。
最近14个月的绝大多数时间内,石宇奇位居世界排名榜首位,两周前他再次夺回排名榜“黄衫”,如愿获得本届世锦赛男单排名头号种子荣誉,同时结束了2017年以来国羽男单一直无缘世锦赛头号种子的尴尬。
本届世锦赛是石宇奇第5次征战这项世界羽坛盛会,此前四次他的最好成绩是亚军。时下,石宇奇终于突破了世锦赛1号种子这层窗户纸,本月底他将向单打世界冠军发起冲击。
羽球为媒 师徒并肩赛场******
“这步跨得不错,手腕再放松点!”赵延昌提醒道。每周工作日中午12时,49岁的师傅赵延昌都会与徒弟陈琳对练一会羽毛球,这样的指导和练习从两年前持续至今。从初次握拍时连球都接不住,到如今能在单位比赛中配合队友拿下奖项,陈琳的羽毛球之路,始终有师父赵延昌的身影。
从“接不住球”到并肩赛场
“刚开始师父给我扔球,我站在原地能把球打飞,要么就是眼睁睁看着球落地。”陈琳笑着回忆初学的窘况。2023年6月,她刚到新岗位负责物料管理,每天和单据、物料打交道,生活十分单调。一次偶然,她看到师父赵延昌和同事们在体育馆打球,白色羽球在空中翻飞,大家腾挪跳跃很有活力,她也想尝试。
“小陈说想试试,我就带带她。”赵延昌笑着说。作为单位里出了名的“运动达人”,他不仅羽毛球技术过硬,足球、游泳也样样精通。面对连握拍姿势都需要纠正的徒弟,赵延昌从最基础的垫球、挥拍教起,每天特意放慢节奏喂球。“有时候一个动作要纠正几十遍,师父很有耐心。”陈琳说,半年后第一次连续接住十个球时,她激动极了。
2024年4月,入列仅11个月的陈琳跟着师父参加单位比赛。站在赛场的她手心冒汗:“看到别人扣杀那么猛,我都想躲。”是赵延昌拍着她的肩说:“别怕,就当平时练球,师父在呢。”最终队伍拿到奖项,捧着证书的陈琳一个劲说“全靠队友”,赵延昌却补充:“小陈的网前小球进步特别大,关键分顶得住。”
球场上的传承与默契
陈琳记得,2023年刚打球时一桶球70多元,现在涨到110元到130元,加上每月拉线费,对工薪族是笔不小的开支。“师父总说‘别省球钱,多练才正经’,有时会悄悄给我塞几桶球。”陈琳说。
赵延昌的细心不止于练球。去年夏天,同事们想中午加练,他发现场地地胶磨损,担心大家受伤,便利用午休自己动手换新。陈琳说,现在每天中午,单位的排球场上总少不了人,那是去年他们拿了内部比赛冠军后带来的风气。“场地是师父换的,规则是师父教的,连站位都是师父排的。”
这种亦师亦友的默契,在球场上化作无需多言的配合。打混双时,赵延昌在后场强攻,陈琳在网前封网,一个眼神,便知对方要传球还是扣杀。“师父杀球特别猛,但总会留着劲儿,怕我接不住。”陈琳说,师父不仅是球场上的老师,更像家里的长辈。
运动中的热爱与成长
因为热爱打羽毛球,赵延昌还带动了自己的儿子。赵延昌从2012年开始打球,如今已是主力。“年轻时跟同学踢足球,后来改打羽毛球,没想到一坚持十几年。”他记得刚开始对着教学光碟练步伐,现在不仅自己打,儿子4岁时,他便每天带着儿子打,“孩子中考体育满分,跟从小打球练体能分不开。”如今,他的儿子已上了大学,加入了学校的羽毛球社团。
都快五十了,怎么还这么拼?他笑着指着场上:“你看这些年轻人多有活力,跟他们在一起,我觉得自己才三十岁。”球场上,赵延昌的声音再次传来,“小陈,再来一组扣杀练习!”白色羽球再次腾空,传递着一份对运动的执着与热爱。
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华晓婧 文/图
责任编辑:王旭伟
来源: 兰州晚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