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

殃及池鱼/大平台慷他人之慨 小商户薄利难支

(图1)

国羽女单“三英”围剿安洗莹!世锦赛上演终极复仇战!******

来源:杨晨大神


上周澳门公开赛,陈雨菲强势摘金,复出后第五冠助其世界排名跃居第四。这一变动彻底锁定世锦赛女单种子格局:王祉怡(2号种子)、韩悦(3号种子)、陈雨菲(4号种子)形成合围之势,剑指头号种子安洗莹。加上获得资格的高昉洁,国羽女单阵容雄厚。


陈雨菲在世锦赛中的征途,可谓是充满“咫尺之憾”——2022年银牌,2017、2019、2023年三枚铜牌,独缺那抹金色。澳门夺冠后她壮志凌云:“我想挑战自己,取得一个好成绩。”今年的巴黎,是她突破自我的终极战场。

根据抽签规则:

安洗莹(1号种子)镇守上半区1号位

王祉怡(2号种子)落位下半区64号位


韩悦与陈雨菲抽签决定进入上半区17号位(可能1/4区遇安洗莹)或下半区48号位(可能1/4区遇王祉怡)无论签表如何,安洗莹的卫冕之路荆棘密布,晋级路上至少需连克两名国羽顶尖选手,甚至面临“车轮战”考验。

网友 :你说韩国媒体会不会继续指责国羽车轮战!但参赛选手的种子名次与选手人数,都是凭实力争取而来,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敌意?


陈雨菲与安洗莹13胜13负平分秋色,虽早期胜绩居多,但今年5月新加坡赛她曾终结安洗莹连胜。而王祉怡(对安洗莹4胜13负)、韩悦(对安洗莹2胜8负)。


中国公开赛上演惊心动魄的“中国德比”。面对黑马王正行的强力冲击,石宇奇首局失利后上演逆转好戏,最终2-1夺冠,首度捧起中国赛桂冠。背靠背连夺日本、中国两站高级别赛事冠军,石宇奇强势重返男单世界第一宝座!

经历巴黎奥运低谷与伤病困扰,石宇奇坦言如今心态更稳:“释怀了才能在场上好好表现。”对于即将到来的世锦赛,他选择专注当下:“全力以赴打好每一站,不要刻意把世锦赛看得那么重。”


网友:国羽选手把目光都放在了世锦赛上,而这次世锦赛的位置又在巴黎,想必大家在巴黎都有遗憾,这次争取圆梦!

值得一提的是第十五届全运会羽毛球项目资格赛将于8月13日在湖北宜昌开打。本次赛事设成年组(男团、女团及五个单项)和青年组(男团、女团)共九个项目,十天的激战将决定各项目决赛阶段入场券归属。成年组抽签结果出炉,大战一触即发!

素材来源于:网络

MLTT迎来 “东” 风:樊振东从“全满贯”到“操盘手”的跨界实验******



北京时间8月6日,美国职业乒乓球大联盟(Major League Table Tennis)官方宣布,中国乒乓球运动员樊振东将对该联赛进行投资。这一跨界举动不仅是个人职业生涯的重要转折,更被视为乒乓球全球化进程中的标志性事件。

美国乒乓球大联盟(MLTT)成立于2023年,由企业家弗林特·莱恩创立,旨在通过商业化的运营模式提升乒乓球在美国的关注度。联赛采用创新的混合团体赛制,并允许球员同时参与国际赛事,这种灵活性使其迅速吸引奥恰洛夫、林昀儒等顶尖选手投资并参赛。

运动员话语权的质变

作为乒乓球史上第三位“超级全满贯”得主,樊振东在长达十余年的竞技生涯中,始终以“规则适应者”的身份存在:从青少年赛的11分制改革,到国际乒联对胶皮、发球规则的调整,再到奥运会团体赛制的变化,他的核心任务是在既定框架内追求极致竞技表现。但此次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入局MLTT,标志着他的角色彻底逆转——通过资本介入,他将深度参与联赛赛制设计、商业开发策略甚至全球人才布局的决策过程。



这种转变的本质,是运动员从“被动执行者”向“主动建构者”的跨越。MLTT独创的黄金赛混合团体赛制中,关键分决胜局、跨协会组队 等创新规则的打磨,樊振东的职业经验将成为重要参考。正如他所言:“运动员最懂赛场需要什么,观众想看什么。”这种基于一线经验的规则设计,既能提升赛事观赏性,更能让运动员的利益在商业链条中得到更充分的体现。

商业价值的维度升级

樊振东的个人IP早已具备全球影响力——此前加盟德甲萨尔布吕肯俱乐部时,主场上座率从400人飙升至2000人,门票秒罄的现象印证了其“流量磁石”效应。而投资MLTT的动作,让他的商业价值实现了从个人符号到生态引擎的质变。

在MLTT的商业版图中,樊振东的角色体现在三个维度。竞技层面,若未来以“球员+股东”身份参赛,其赛场表现将直接提升联赛竞技水准;市场层面,全球影响力可吸引更多赞助商、转播商入局,完善乒乓球在北美的商业链条;文化层面,结合MLTT与中国国家旅游局纽约办事处的合作,他能成为中美体育文化交流的纽带,让乒乓球超越竞技,成为跨文化传播的载体。


这种多维价值的释放,远非单一赛事代言可比。正如NBA球星詹姆斯从球员到球队股东的转型,樊振东正在复制 “竞技成就-商业信任-生态主导”的递进路径,为乒乓球运动员的商业生命周期开辟新范式。

项目发展的格局突破

中国乒乓球长期处于世界顶尖水平,但独强的格局也让项目面临全球普及度不足的隐忧。樊振东的跨界投资,恰是对这一问题的主动破局——从“为国争光的冠军”到“全球推广的使者”的转变。

MLTT的特殊性在于,它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职业联赛,而是以“连接不同文化”为使命的商业平台。奥恰洛夫、林昀儒等多国顶尖选手的参与,已形成跨国联动的雏形;樊振东的加入,则为这一平台注入了中国智慧。例如,他可将中国乒乓球的青训体系、赛事运营经验引入北美,帮助MLTT建立从青少年培养到职业赛事的完整生态,而非单纯追求短期商业热度。

这种转变的深层逻辑是:乒乓球的全球化不能仅靠中国选手在赛场上的胜利,更需要建立让各国选手、观众、资本共同参与的利益共同体。樊振东的投资,正是用资本的力量打破地域壁垒,让中国乒乓球的经验转化为全球共享的资源。


从全满贯选手到联赛操盘手,樊振东的角色转换本质上也是一场“体育生命长度”的革命。在传统认知中,运动员的职业生涯巅峰期不过十余年,但他通过资本介入、生态共建,将自己与乒乓球项目的命运深度绑定,让职业生涯突破年龄与竞技状态的限制。

这种探索对中国体育界的启示尤为深刻:当运动员不再将金牌视为唯一归宿,而是以更开放的姿态参与项目的全球治理、商业开发、文化传播,不仅能延长个人职业生命周期,更能为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。

或许未来,人们会忘记他在巴黎奥运会男单决赛中的具体比分,但会记住:有一位叫樊振东的乒乓球运动员,用一次勇敢的跨界,让这项运动在全球的版图上,多了一块充满可能性的新土壤。

原标题:《MLTT迎来 “东” 风:樊振东从“全满贯”到“操盘手”的跨界实验》

栏目主编:陈华 图片来源:新华社

来源:作者:解放日报 秦东颖

相关新闻

RELATED NEWS